懒学诗
春天无系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等到秋来冬又至,读书不如到明年。
这首懒学诗,我在读小学时听先生(老师)在课堂吟咏过;而后在社会上,也常常听学生的家长或长辈念此诗对其后辈进行劝讽。可见这首诗在惠州民间流传久远而广泛。它浅显易懂,使人深受启发。
春天风和日丽,鲜花烂漫。在此时节,你只图玩耍快乐,就不会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勤奋读书了。到了夏天,“赤日炎炎似火烧,旱田禾稻半枯焦”;此时人若有所举,动辄一身臭汗,何去做读书这种苦事?你自然会说,躲在阴凉的屋内睡觉才是最合算的了,读书就等到秋天来了再说吧。秋天来了,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不是春天胜似春天,这时更是玩耍的黄金时光啊!至于冬天,“小寒、大寒,赶狗无出门”。手冻脚赤(冷),这更不是读书的时候了。读书这事啊,等到明年再说吧!
明年又如何?可想而知。总之,不愿读书、学习的人,总是有借口可托的。故此谣暗喻人们应“只争朝夕”,“自强不息”啊!
读书、学习,是人类获取和传承已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开创未来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荀子《劝学》开篇曰:“学不可以已”,就是说明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惠州民间有“养子不读书,不如养条猪”的说法,实寓含了这样的意义。但读书、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要想学有所成,绝非一日之功、一时之能,必须勤奋和持之以恒,而且需经得起失败的磨练。世上一切有学有成之士,莫不如此。
然勤奋与懒惰往往是共存的。但勤奋得人敬重与传扬,懒惰令人厌恶与指责。古人曾写有一首《明日歌》的诗: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此诗原作为《今日歌》,作者是文嘉(1501—1583),明代画家、诗人。字休承,号文水,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之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明末清初,华亭(现上海松江)的钱鹤滩(1461—1504),根据文嘉的《今日歌》修改为《明日歌》,流传很广。
古“明日歌”的译文是: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如果我们一生做事都要等待明天,一切事情都会错过机会。一般的人苦于被明日牵累,春去秋来衰老降到。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人一生有多少个明天?请你听取我的《明日歌》。
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这与我们惠州口头流传的那首《懒学诗》,主旨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