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三位同乡的志愿军勇士
作者:周汉光(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原创    日期:2021-07-05 21:22:46    浏览:4214

广东省惠东县梁化籍的三位志愿军勇士林国财、赖先安、周贵,都为同籍老乡,老家也相距很近。林国财所居住的林屋,与周贵所居住的秀利周屋,同在圩镇柴行街,仅相距几十步远。赖先安为光长村人,老家也在圩镇附近。三位同乡都是由不同部队的解放军战士转为志愿军战士,分别随部队于不同时入朝作战。在朝鲜战场上,这3位同乡勇士虽所在部队、战斗经历、职务身份相同,但同样奋不顾身,浴血战斗,最终2人立功受奖,1人英勇牺牲。其中林国财在金城反击战中立二等功被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孤胆英雄”称号,被评为国家二级荣残军人。

 

黄继光式的孤胆英雄——林国财

 

林国财,广东惠东县梁化镇人,1926年出生于梁化圩镇柴行街林屋。林国财出身于武术世家,梁化是广东省龙形拳之乡,林国财的祖父林合为龙形拳的创始人。

梁化是革命老区镇,共有171个革命老区村。早在1925年,共产党人就在梁化一些乡村成立农会,组织农民运动。1929年,在谢洞成立了党支部和农民赤卫队,开展革命活动。1929年和1931年,中共惠阳县委机关和惠州县委机关先后进驻谢洞成为惠、紫、河、博四县地区开展革命活动的领导中心。之后又相继在黄竹浪、吕屋坪等乡村建立了党组织,开展了持久的游击斗争和各项革命活动。

林国财从小就受到老区家乡的革命熏陶,很早就参加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仅12岁的林国财,就开始参加地下党的游击活动,当了个小交通员。1943年,他刚17岁就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第七小分队当通讯员。1943年9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立,当年冬,他正式参加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为一名游击队员,具体负责纵队第7支队的交通联络工作。1946年6月,时年20岁的林国财,随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烟台1947年始他随部队转战各地,参加多次战役。随后他所在部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1949年9月,他随两广纵队南下参加广东战役,先后解放东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地区。1950年2月,林国财所在的部队整编为广东军区珠江军分区;10月,其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4军135师(属林彪、罗荣恒部队)1953年2月,这支部队转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于5月入朝参战,在朝鲜平壤地区担负志愿军总预备队和平壤地区反空降作战任务。这一年,身材魁梧健硕的林国财27岁,这位曾在国内战火中转战南北的战士,又随志愿军部队朝作战。

1953年6月8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即将签订停战协定。但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企图破坏停战的实现,强行扣留朝中方面被俘人员。据此,志愿军决定发起金城战役,痛击以金城以南地区的南朝鲜军,以确保停战的顺利实施。林国财所在的部队参与了这场金城战役。

 6月12日晚,志愿军参战部队开始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接着投入了战斗。林国财所在的第140团3营7连奉命配合部队负责打穿插。在一次穿插战斗中,7连侦察获取了敌据点分布标图情报,不料却被敌人围在一个山地里。连长李林命令林国财带领2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孟伟子和刘亦弘,火速将情报送到团部,必须在天亮这前完成这项任务。林国财任务后,马上带领孟伟子和刘亦弘出发。要把情报送到团部,必须穿过敌人占据的316高地防区。敌316高地左右两侧都布兵把守,前沿通道还架有两道铁丝网封锁严实凌晨二点,林国财和孟伟子刘亦弘3爬行至敌人据点前沿,当接近铁丝网就被敌哨兵发现探照灯照明弹同时照射,敌人布控的3个火力点的机枪也立刻开火。林国财当即命令孟伟子、刘亦弘就地掩护,自己奋不顾身敌阵地,利用地形避开敌人的火力找准突破口,猛地拉开手榴弹向前方的敌人投去,接着端起冲锋枪猛烈扫射。打光子弹又拾起被歼敌人的机枪继续猛扫,把倒,打开一条出路。紧接着,机智的林国财枪声稍息的空隙一跃而起,飞一般地冲出重围,消失在夜幕中,终于赶在天亮前情报送到团参谋长廖志勇手上,按时完成了任务。为了表彰林国财这次完成任务的英勇行为团政委即宣布决定为他请功后经第54军军部批准,给林国财记二等功。

7月13日,金城战役正式打响,这是朝鲜战争的最后一场激战,也是林国财战斗生涯中最为激烈的一战斗。9时,志愿军出动6个军的兵力,在东起北汉江西岸西至阳地村24公里的战线上同时发起攻击。霎时间1000多门炮对金城以南军敌军阵地进行猛烈轰,摧毁了敌军阵地上的大部工事。接着志愿军部队发起了进攻,一个小时左右全部突破了敌人的前沿阵地林国财所在第54军135师在中央集团担负发展进攻的任务。此时林国财受命担任140团3营第7连代理连长,7连的主要任务是扫除敌405高地的障碍,配合大部队展开正面攻击。405高地由两个山头组成,山势一高一矮高地前沿阵地设置了3道铁丝网。团指挥所下令林国财率7首当其冲,先攻占高地的矮山头林国财受命马上率领出击,当战士们冲至半山腰时,突然发现高地的两个山头,除了地面上的碉堡,还暗藏有不少的地堡,这些明碉暗堡成密集的火力网,将林国财的连队压在山窝里,后面的部队连续多次发起冲锋,也无法前,负责指挥的副营长在战斗中牺牲。团指挥所随即任命林国财代理副营长指挥战斗林国财临危受命向团参谋长立下军令状:保证下午五时前拿下山头阵地!

于是,他迅速调整战斗部署,先组织兵力炸碉堡,扫除前进障碍。林国财将所率连队编成13个爆破组,其中8个负责两个山头的地堡、碉堡的爆破,其余5个为预备力量,并配备安排9个火力掩护组,助力爆破组的战斗。这场爆破敌碉堡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到下午4时左右,爆破组奋不顾身,前仆后继,炸掉了一部分地堡,但伤亡很大,其中有5个爆破组的成员全部牺牲。敌人还有一些明碉暗堡仍未爆破,他们的火力仍然封锁着我部进攻的路道。无论如何都要拿下敌人的阵地!林国财一声令下,亲自带上炸药包,带领3位战士,在弹雨中左冲右突,勇敢冲进敌人阵地,接连炸毁敌人3个碉堡。部队又一次发起冲击,这时,山头上的敌暗堡又响起了猛烈的机枪声,再把我部压在山腰里。林国财再命令两位战士火力掩护,自己背起了30公斤重的炸药包,带领战士张贵春匍匐前行,向敌人地堡靠近。林国财小声对张贵春下令:“我先上,如果我完成不了任务,你接着上!”话音刚落,林国财一跃而起,冲了上去。此时敌堡机枪又向他射了过来,他迅速卧倒,用身体护住炸药包。负责掩护的两位战士迅速猛烈射击我,压住敌堡火力,林国财再次向前冲去,进一步抵近敌堡。紧接着,林国财趁着火力的掩护,箭步如飞地冲到地堡抢眼侧边,把拉着了导火索的炸药包,迅速投进了地堡内,然后就地一个翻滚。几乎与此同时,炸药包一声轰响,炸毁了地堡,消灭了敌人的火力点。部队迅速冲了上来,占领了山头阵地。林国财被炸药包爆炸掀翻的泥土深深地埋住,战友们将他从泥土中挖出来时,只见他已面目全非,难以辩认。他的左眼被炸瞎,嘴唇被炸裂了一块肉,整个面部满是鲜血,上半身被烧伤了大半,左腿被炸得动弹不了。战地医疗队马上实施抢救,并立即将他送往后方医院治疗。在医院治疗8个多月,共做手术几十次,经过植皮补肉、医植假眼、驳治断腿等的治疗,最终,他的严重创伤得以治愈。战后为了表彰林国财的英勇行为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孤胆英雄”称号,被誉为黄继光式的“孤胆英雄”,并被评为国家二级荣残军人。 

1954年,林国财康复后重返部队尔后,随部队返回祖国,被安排在广州荣军学校补习文化。期间,他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英模报告团团员的身份,在广东省各地作巡回报告,他的英雄事迹,受到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称赞。1957年,他放弃国家二级荣残军人疗养院的优厚待遇,回家乡梁化镇居住。2014年2月逝世,享年88岁。

林国财从小参加革命,一生戎马倥偬,历经战斗考验,共荣获过大小军功章30余枚。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他作为一名代理副营长,身先士卒,攻山头、炸地堡,身负重伤,为部队的进攻杀开一条血路,为取得那场战役的胜利作出重要的贡献。他是一名受人敬仰的志愿军勇士,无愧于胆英雄”的称号。      

 

志愿军孤胆英雄林国财.jpg

志愿军孤胆英雄林国财

 

林国财参加人民解放军(林彪四野部队)的《革命军人证明书》.jpg

林国财参加人民解放军(林彪四野部队)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火中的卫生员机枪手——赖先安

 

 赖先安,惠东县梁化镇光长村下楼人,1932年11月26日出生。1950年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在珠江军分区任通讯员,随后被编入40军,被安排到广东中山、番禺参加军事学习和训练。半年后又被调整参加部队的医疗卫生知识和战场抢救技能的学习,尔后被调入44军(后改编为第54军)130师390团2营1连,当连队卫生员。     

1952年6月3日,赖先安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直奔抗美援朝前线。部队进入朝鲜,战士们每天都不停的行军赶路,奉命按预定目标进军,到达目的地后,马上做好准备,迅速投入战斗。这场战斗的目标是夺取大和鸟、小和岛大和鸟、小和岛是个战略要地,其时,敌人上了大和岛、小和岛,以两岛为据点,企图断我军的后路。此时,赖先安所在部队的副师长陈欣海下达命令要在7月4日中午抢占小和岛和大和岛。

7月4日黎明前,大和岛、小和岛的战斗打响了。一时间,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猛烈的炮轰使整个岛变一座火山,炮火映红了海面。一个小时后,我军对小和岛展开全面击。赖先安所在的卫生队,肩负着随时救护伤员的任务,紧跟大部队,冲向战场。部队进山脚,敌人就出动飞机进行轮番轰炸接着,地面上敌人的各种火力也一齐开火向我军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多陈欣海副师长3次组织冲锋都被敌人的火力压了下来。于是当即调整战术,采取以连为单位分前后三角组与组相互配合交叉掩护交叉进攻,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在下午4点左右攻占了山头。然而部队遭受很大伤亡,占山头只剩几十个人。部队刚进入还来不及编组调整,敌人又开始攻了。从我军抢占山头和反击敌人的进攻,赖先安就和其他卫生队员一起,穿插于战火中救护伤员。此时,敌人的进攻很猛,部队又有伤亡,就在赖先安包扎好一个战士的左手时,离他约10米处的机枪手牺牲了,他奋不顾身冲上去,拉开牺牲的战友,自己起机枪,冲上来的敌人猛烈扫射,接连击退敌人的3次进攻一直坚持到增援部队的到来。在这场战斗中,赖先安既是卫生员,又当机枪手,为赢得这场战斗胜利作出了贡献。战斗结束后,部队举行了庆功大会,赖先安受到部队嘉奖,记三等功一次。

大和岛、小和岛的战斗刚结束,接着另一场战役金城战役”又打响了。为了粉碎南朝鲜李承晚统治集团破坏朝鲜停战协定企图,促进朝鲜停战的顺利实现,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从1953年7月13日起,组织了夏季进攻战役的第三次进攻,志愿军集中5个军的兵力,进行重点突击,突破南朝鲜军约4个师的坚固防御阵地,向金城以南地区扩展160方公里并先后击退军大小700反击7月27日战役胜利结束。赖先安又一次奋勇投入了这场更惨烈的战役,战斗在金城战役的第一线。

7月13日,战斗正式打响了,炮声轰鸣,硝烟弥漫,我军对金城地区展开全面进攻。与此同时,部队组织卫生员成立了战地收容队,搭起了战地救护站,同步开展战地救护工作,对我方伤员及时进行抢救。

7月16日,金城战役打得十分激烈,部队伤亡很大。赖先安和其他卫生员一起穿梭于战火中携手并肩投入了紧张的救护工作。战斗中,一位姓高的连长负重伤,腿上动脉血管出血,赖先安立马为他进行包扎抢救先用了3个救急包再用止血带才把血止住了。因伤员伤势严重,赖先安紧随担架护送高连长下山,刚到山脚,遇到敌人飞机投放炸弹,其中一个担架员当场牺牲,赖先安不顾一切用身体护住高连长,此时,因受震荡高连长的伤口又再次出现血,赖先安见状马上又紧急给予止血,并接替牺牲的担架员,一起把高连长送到了战地收容所。安置好高连长后,赖先安又冲向前线,继续救护其他伤员。随着伤员的不断增加,用于救护的人力不足,担架紧缺。于是,部队不断给予补充救护人员,并采取用人背的办法,全力救护志愿军伤员。赖先安也和救护人员一起,直接到战地上背伤员。他们从天亮开始到傍晚,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一刻不停地来回背负伤员,紧张进行救援。赖先安个子瘦弱,但他一个人从战地上就背下11个伤员。由于没吃东西,没有水喝,当他背起最后一个伤员,走到山坡上的救护站时,终于支持不住,和背上的伤员一起跌倒在地晕了过去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由于赖先安奋不顾身,勇救伤员,他又一次被团部记二等功,他所在的战地伤员收容站被记集体二等功,在庆功大会上受到嘉奖。

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订后,赖先安又接受一个新任务,参加靠近军事分界线我方原有仓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物资的清理搬迁工作。这次的清理搬迁须限时完成,赖先安与战友们一起,争分夺秒地投入紧张的仓库物资搬运工作。忽然间,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赖先安的前面“你是钟潭志么?”赖快步上前问道。“是呀,哦!你是赖先安!”对方惊喜地答道,接着又诙谐打趣地说:“你还没死呀!”此刻,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原来,钟潭志也是部队的一位战地卫生员,虽然他们不在一个部队,但钟潭志是梁化镇晨光村5队人,两人不但同是老乡,而且是老同学、老战友。赖先安与他于1950年同时参加人民解放军,也是同在一个连队。1952年钟潭志转业到地方,赖先安留队随即跟部队赴朝参战。钟潭志转业后于1953年又响应祖国的召唤重返前线,也是被入赖先安所在的54军130师,当预备卫生员。常言道“他乡遇故知”为人生的“四喜”之一,况这是特殊战争中的“他国遇故知”,因此更是惊喜交集、喜上加喜

赖先安于1954年10月转业,安排在家乡梁化税所工作1956年调到食品站工作1972年7月退休2013年5月,他把在朝鲜战场上戴过的大棉帽、用过的一双用美国飞机残骸制作的铝筷子和志愿军胸章,捐献给深圳市老战士纪念馆。2017年2月,赖先安因病逝世,享年85岁。

    

战火中的志愿军卫生员赖先安.jpg

战火中的志愿军卫生员赖先安

 

赖先安参加志愿军的《革命军人证明书》.jpg

赖先安参加志愿军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朝鲜战场埋忠骨——周贵

 

周贵,惠东县梁化镇人,1915年4月出生于梁化圩镇柴行街秀利周屋。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在部队为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作为一名三野战士,他参加过部队组织的华东、东南战场的战役。1950年1月起,周贵所在部队承担攻打台湾任务,部队组织攻台训练,周贵参加了训练。1950年9月7日,部队结束攻台整训10月29日,9兵团在山东曲阜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入朝作战动员大会。

1950年11月4日,9兵团前卫27军作为志愿军第二批入朝部队前锋,最先进入了朝鲜。不久,部队奉命参加了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周贵跟随部队入朝并加入了此役的战斗行列。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亦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八大战役之一。长津湖战役于1950年11月27日开始,至同年12月24日结束。该战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一个重要拐点,为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在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也遭受很大伤亡损失。此役遭遇极端天气,期间气温曾降到零下50度,为50年来的最低记录,部队因寒冻伤亡损员严重。这场鏖战,我志愿军9兵团投入总兵力15万人,其中阵亡1.5万人。周贵在这场战役中,与战友们一起,冒着罕见的严寒,英勇战斗,壮烈牺牲,为保家卫国献出年轻的生命,牺牲时年仅35岁。之后被安葬在朝鲜,长眠于异国的地下,但烈士的英魂与祖国的山河永远相伴。

值得一提的是,周贵牺牲时,远在祖国家乡的独子周雄才5岁,由妻子胡松娣抚养。周雄长大后也于196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广西、云南部队服役共7年,1970年退伍。父子虽两代都是独子,但都先后从军,其家属既是烈士之家,又是复退军人之家。

 周贵参加解放军后陈毅粟裕三野颁发的《军人家属优待证明书》.jpg

周贵参加解放军后陈毅粟裕三野颁发的《军人家属优待证明书》

 

志愿军战士周贵牺牲后国家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jpg 

志愿军战士周贵牺牲后国家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惠东县政府颁发的周贵烈士证明资料.jpg 

惠东县政府颁发的周贵烈士证明资料

 

分享到: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