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演达,又名达明,字择生, 邓演达的革命活动使蒋介石十分畏惧和仇恨, 11月下旬,在两广军阀逼迫下,蒋介石被迫下野。他又派人向邓演达提释放条件:在蒋下野期间不再写反蒋文章。邓演达断然拒绝。至此,蒋介石考虑下野后两广及其他派系均不可怕,只有邓演达深孚众望,能分散黄埔力量,动摇其统治根基,因此决心在下野前夕杀害他。 邓演达父亲邓寿光((1864一1936),字境仁,清末附贡,曾与邑人黄树棠、李万青等游历东洋,历任惠州师范教习、儋县知事。性格豁达,思想开放,一生热心教育,曾在家乡创办鹿冈学校(1986年更名为演达学校),并撰门联: 培植资时雨; 英雄起草茅。 邓演达1923年春任团长时,参加了攻打沈鸿英、陈炯明等战斗,因战功卓越,被孙中山提拔为少将参军,并赠给他半身照片一帧,书赠对联一副: 养成乐死之志气; 革去贪生之性根。 “乐死”,谓乐于效命。“志气”,志向和气概;“贪生”,过分眷恋生命;“性根”,犹根性。此联勉励邓演达干革命就要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写得凝练朴实,有如格言。邓演达遵 人生自当忙不息; 天地原来未瞬留。 邓演达殉难后,他的战友朱蕴山写了《念奴娇·怀亡友邓远达》,十分感人,下阙写道: 应念壮士归来,中流击楫,肝胆硬如铁。易水萧萧风渐冷,泪逐波臣呜咽。禾黍离宫,荆榛塞道,往事那堪说!何年把剑?誓扫神州腥血! 宋庆龄和邓演达相交甚笃,她十分敬重邓演达的人品和才华,对邓演达协助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衷心拥护孙中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以及指挥攻打武昌等业绩评价甚高。1927年,蒋介石发动“4· 粤不死,鄂不死,健康惨死,精神不死; 事长存,名长存,宣言幸存,浩气长存。 上联说邓演达参加了东征讨伐陈炯明、北伐攻打武昌都没有牺牲,反而健康时被杀害;下联讲述 1981年,全国组织了纪念邓演达殉难50周年活动,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的许德衍写了挽邓演达联: 坚贞不屈,献身民主; 碧血丹心,照耀千古。 曾任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顾委常委的李一氓,也撰联挽邓演达: 拍案气豪,长忆两回牯岭; 满腔热血,可怜几遨梅花。 1987年,位于惠州南苑公园的邓演达纪念亭建成,邓演达塑像同时揭幕。惠州丰湖诗社名誉社长黄海蛟作《邓演达纪念亭落成题壁》一诗: 新亭临水气轩昂,面对鹅峰树色苍。 风雨如势今杳泯,湖山似画正琳琅。 凝眸恍见英雄血,侧耳犹闻壮士枪。 亮节高风思所似,亭前竹柏压群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