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埠村的村民都信奉医灵帝官,每年的八月十五必定要去拜医灵帝官。很久以来,有这么一段传说。
据村民讲述,这医灵大帝的神像原来是在黄埠镇的太平岭。大约是清朝时期某一天早上,太平岭的庙祝发现医灵帝官的神像不见了,他到处找都找不着。
八月十五这天,瑶埠村的庙祝发现庙里多了一尊神像,而这个神像又不是新做的。隔了一段时间,有一个太平岭的人来瑶埠村运布料,看见了医灵帝的神像,就说,这个神像是他们村的。于是,神像被请回太平岭去了。谁知今天请回来,明天又不见了。再请,还是到了瑶埠村。无奈,瑶埠村的人说,既然医灵帝看上了瑶埠村,就让它留在这里。同时瑶埠村人又做了一个金身的医灵帝官神像送到太平岭。从此,这个老的医灵帝官就在瑶埠村落脚了。
传说,医灵帝官很灵,往往村民到庙里烧香拜它都能有求必应。如小孩生病了,去拜拜,求个香符,很快就会好。有一个村民的下巴脱臼了,嘴巴合不上,他在医灵帝官前抓了一把香放在桌上,嘴巴对准炉香,一个喷涕,“啊叱”一声,他的脸上鼻子上全是灰,而他的下巴脱臼却好了。
村民传说说,医灵帝官不但会医病,还会写剧本。按例规,瑶埠村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唱大戏,有一年年景收成不好,又没有剧本,大家说今年就不演戏了。于是,医灵帝官变成一个白胡子爷爷,写了一个剧本。大家看到这个剧本,不知是谁写的,便得“胜告”问医灵帝官,证实是它所写。于是,那年继续进行八月十五的演大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