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户部主事、归善(现惠城区)人江逢辰曾有《题葛仙衣冠冢》一诗,被收录在《博罗县志》、《罗浮山志》等志书上。诗曰: 何处葬神仙?朱明洞里边。 遗衣化蝴蝶,五色似霞鲜。 诗中记叙的正是我国道教史上重要人物葛洪在罗浮炼丹修道,死后遗衣化蝶的传说。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今江苏句容县)。少年时家道清贫,后来钻研玄学,潜心修道,终成道教史上重要代表人物。 晋惠帝太安年间,他参与“平贼”有功,被封伏波将军,赐关内侯爵位。后逢“八王之乱”,葛洪进退维谷,只好应广州刺 晋康帝建元元年(公元343年),葛洪时年八十一岁。他给邓岳写了一封信,说:“我即将远行寻师,不日就要出发。”葛洪先拜伯祖父郑稳为师,后从曾任南海太守的鲍靓学道。鲍靓非常器重葛洪,不但把自己一生的道术传授给他,而且将女儿鲍姑许配给他。两位先师早已仙游多时了。葛洪说要去找他们,难道他已预知自己死期已近。当邓岳飞马赶到罗浮时,葛洪已“坐至正午,憩然入睡而逝了”。邓岳悲痛万分,上前抱住葛洪。只见他面容如生,身仍柔软,抬尸收殓入棺时,邓岳发现他身轻如衣。闻讯前来送葬的各道观道士都认为葛洪是“尸解得仙”了。按葛洪生前意愿,他们把葛洪的灵柩抬到冲虚观左边一里外名叫大王凹的山边,准备安葬。邓岳一想到以后阴阳相隔,再见无期,心中万分悲痛。他打开灵柩,深情地再望着葛洪的遗容,两行热泪,滴在葛洪的脸上。邓岳正想吩咐下人盖棺下葬,只见葛洪身上那件多年从不离身的道袍忽然裂成碎片,一阵微风伴着阵阵幽香吹过,把这些碎布片吹上半空中,在碧枝绿竹之间飘来飘去。邓岳他们再定睛看时,这哪里是片片碎衣,这分明是一只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啊!它们在蓝天白云下翩翩起舞,慢慢地消逝在琪花瑶草之间。大家不约而同地抬头惊呼:“葛仙翁道衣化蝶了!”不久,一只只彩蝶又飞回葛洪身上,犹如一件五彩锦衣。大家都啧啧称奇。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曾对此传说作了简洁的记述:“(罗浮)大蝴蝶者,葛稚川之遗衣也。衣化为蝶,蝶化复为衣。”自此以后,罗浮四百三十二峰,处处可见点缀着星斗斑纹的五色彩蝶。 因为人们相信葛洪是尸解升天的,埋葬的仅是葛洪的衣冠,所以,人们就称此墓为葛仙衣冠冢。 自此以后,葛仙衣冠冢就成了历代游人必到之处。神仙洞府罗浮山,又添上了浓浓的一笔神秘的色彩。仙衣化蝶,更成为文人墨客罗浮游诗的重要题材之一。 讲述人:冲虚观陈道士 流传地区:罗浮山及岭南道众 整理人:邬榕添(惠州市民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