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某村有个教书先生,是村里一个读书较多的人,村里人都很尊敬他。而这位教书先生心肠也好,感念村里乡亲平日对自己的照顾,也会帮村民写字念信。而每年过年,村里人都会找他写对联。 这年除夕,教书先生照旧在家里帮村民写对联。一时间,拿着红纸来请教书先生写对联的村民络绎不绝。教书先生被围在人群里,耐心地写着对联,不知不觉,就忙到了太阳落山。村民渐渐散去,当教书先生写完最后一副对联,送走最后一个乡亲的时候,墨水也刚好用完了。教书先生见大功告成,忙收拾东西,猛然间,忽然发现自家的对联还没有写,可是墨水已经用完,现在去买也来不及了,不但路途遥远,而且这个时候店铺肯定也早就关了门了。教书先生想了想,觉得大家过年贴对联就是为了好意头,图个吉利,如今红纸都准备好了,虽没写字,但也红红火火。于是,教书先生将这副没有写字的对联贴在了大门上。 到除夕夜,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除旧迎新。那时候对村里的小孩子来说,除了可以兜利是、吃糖果外,最高兴的事就是去捡那些没有点燃的鞭炮玩。所以年初一一大早,出门就能看到村里的孩童在满地的红纸里寻找鞭炮,每当发现一枚,都会高兴万分。这时,就正好有邻家孩童在教书先生家门前捡鞭炮。这孩子知道每家人贴的对联都会写些寓意好的句子,却唯独见教书先生家的对联是没有写字的,顿时对这一发现感到非常新奇,指着对联大声地对小伙伴们说:“没字!他家的没字耶!”教书先生听了也不生气,反而拿出糖果来给孩子们吃,笑呵呵地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原来在客家方言中,“字”和“事”的读音相同。谁都希望一家人没病没痛,家无祸事,顺顺利利,一年到尾没事最好,而孩子的“无字”之说正好谐了“无事”之音,成了很应景的吉利话。 搜集整理:赖天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