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站内搜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平陵迳村“大圣祠”的来由
作者:刘金华    来源:    日期:2020-01-15 14:50:13

 

大圣祠位于龙门县平陵镇山下平陵迳村,距河源市东源县回龙镇约5公里公路旁,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岁月蹉跎,悠久的大圣祠遭遇多次洗劫,一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到国民党部队挖掘,二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红卫兵的破坏。目前,主墓还清晰可见,但碑文已经被破坏,祠中两座石柱保存完好,仍像两名忠实卫士守卫着祠墓主人。两柱约12米高,柱上篆刻一副对联:

大节公超正直不朽真柱石;

圣公莫测圆通有法仰撑持。

对于该祠来由,当地流传有三种说法:

传说一(当地老人刘松,90岁,已故,2003年的口述)

平陵山下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锡、钨矿石。根据祖辈传说,当年番鬼红毛贼在平陵山下开山盗矿,并在河中洗矿,造成地上作物颗粒无收,居住在附近的村民无缘无故的得怪病死亡,群众怨声载道,人心惶惶。无奈,存活的村民大多数也举家迁徙,躲灾避难。朝廷闻讯,派大兵征剿红毛贼,激战多日,红毛贼败撤,但朝廷军中的一员大将牺牲。传说该大将牺牲后,有许多蚂蚁含来大量的泥土把大将掩埋,部队在清理战场时发现此怪状,认为此处正是该员大将的归宿地,便和当地群众将大将安葬在此,建祠立柱纪念。因大将为苏州人氏,故将此祠称之为“苏州大圣祠”。当地群众在旁边修了一幢偏房,由老人守护,早晚上香侍奉,一是感激大将抗番保民之功,二是祈求大将在天有灵,保佑黎民百姓。此后,群众怪病消失,勤劳耕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传说二

传说刘氏祖宗迁居山下平陵迳不久,这里发生一场瘟疫。原来这里居住有陈、张、杨、钟、李、邓等姓氏的人,死的死,逃的逃,不出两个月,附近的村民所剩无几,刘氏的人也不例外。一晚,刘氏祖宗刚睡下,忽见天上大圣人对他说,只要在某某地方建一座神坛,早晚香火侍奉,就能保住刘氏香火。刘氏祖宗醒来,将梦中所见告知宗亲,为了祈求平安,于是按照梦中所提,请人在此处修建神坛,早晚上香侍奉,每年做棚拜祭。从此,刘氏得以繁衍世代。传说曾有人见过神坛上写有“上天大圣神位”字样。

传说三

清朝道光年间洪秀全在金田揭竿起义,建立太平军。为扩充军费,劫富济贫。据说当年山下文坑洪阿先的铁流队是其中一个分支。平陵迳是龙门至河源往海陆丰的必经之路。洪秀全的太平军经过此地,因劫来的金银珠宝太多,行军不便,不得不把一部分珠宝暂时藏好。为掩人耳目,于是在平陵迳修祠立碑,表面是歌功颂德,实是在平陵迳建造密室,把金银珠宝埋藏此地。相传,国民党部队和“文化大革命”时红卫兵都是为了得到宝藏挖掘大圣祠。宝藏是否真实却无人知晓,但大圣祠被破坏得面目全非。

 

流传地区:平陵镇

搜集时间:2012

搜集整理:刘金华

 

 

分享到:
友情链接:中国文艺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民间艺术网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惠州文艺网 广东文艺网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    技术支持:sunkinglsx
你是第0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