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冲虚观西北的白云洞,浮云蔽日。山深林密处,有白云庵遗址,据传乃唐代得道高人轩辕集故居。唐代名诗人陆龟蒙曾在《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一诗中写道:
鼎成仙驭入崆峒,百世犹存至道风。
暂应青词为穴凤,却思丹徼伴冥鸿。
金公的的生炉际,琼母时时到梦中。
预恐浮山归有日,载将云室十洲东。
轩辕集,惠州人,晚唐时期罗浮山名道士。他自号罗浮山人,罗浮先生,长居罗浮山白云洞。他在罗浮山潜心修道,著有《大霞玉书》十二篇。在该书《自序》中,他说:“大历中(776~779年),栖朱明洞。忽石楼前洞,豁然中开,示我灵文,成兹玉书。高上三元,能妙一而不穷。”自称在罗浮山白云洞得先人赠书,自悟得道。
据传轩辕集道行极深,道术高超,有“活神仙”之称。每当他到罗浮的深谷幽岩中采药之时,常常有毒蛇猛兽在后跟随,就像在保护他一样。而当他与友人相聚会饮之时,就会从他那宽大的道袍衣袖中,取出一个小酒壶来斟酒敬客。别看这个小酒壶仅可容一两升。但就算高朋满座,欢宴终日,这个小酒壶却长斟不竭,客人们怎么饮也饮不完。
晚唐时期,唐武宗李炎迷恋仙家长寿之术,广招天下名道高僧,侈谈神仙之术,广求长生之法。会昌五年(845年),远在岭南的罗浮名道轩辕集与冲虚道士邓元起都在征召之列。到京之后,邓元起与赵归真等“同毁释门”,说佛教乃外国传来的邪教,道教才是中国的“国教”。唐武宗深信不疑,造成有“会昌灭佛”之称的佛门浩劫。据史书记载:全国“共毁寺四千多所,归俗僧尼二十六万余人”。轩辕集也牵涉此事中。会昌六年(846年),唐武宗服食道家“仙丹”,毒发身亡。唐宣宗李忱即位。在朝中有识之士的力谏之下,他下令恢复佛门的合法地位,并杖杀“会昌灭佛”事件的主谋邓元起和赵归真,轩辕集则被流放回岭南,重返罗浮修道。
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广东监军使吴德庸患脚痛多年未愈。他久闻轩辕集大名,就延请轩辕集为他诊治。轩辕集略施小技,吴德庸药到病除,十分高兴,就将脚疾治愈的详情,向唐宣宗禀报。唐宣宗此时正患风湿病,就在大中十一年九月派使者到罗浮,请轩辕集再次出山赴京。朝臣对“会昌灭佛”事件记忆犹新,不少人持反对态度。右补阙陈瑕、左拾遗王谱和右拾遗薛延杰上表谏阻。唐宣宗下诏说:“朕以万机事繁,躬亲庶务。访闻罗浮山处士轩辕集能摄生延龄益寿,乃遣使迎之,冀有少保理也。”又派崔填由转告那几个谏官说:“听说轩辕生是个高人,皇上只不过想和他一聚罢了。”叫他们不要再反对此事。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轩辕集应召来到京师。宣宗马上接见他。宣宗问轩辕集:“人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 轩辕集回答说:“撤声色,去滋味,哀乐一致,德施无偏,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就算是尧、舜、禹、汤这些明君之道都可达到,何况是长生呢?”为了试探轩辕集的道行,唐宣宗叫轩辕集出殿外休息,再命人用金盘盖着一只白鹊,然后急召轩辕集马上返殿。轩辕集刚到殿前石阶,就说:“皇上,金盘下的鹊鸟快放了吧,不然就闷死了!” 唐宣宗抚掌大笑说:“先生果然未卜先知。”就叫他坐在御榻前,命宫人奉上香茶。轩辕集长相枯老、布衣素服。一个年少宫女正偷笑他寒酸,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一个满头白发、满面皱纹的驼背老妇,不禁偷偷悲哭不已。唐宣宗知是轩辕集暗施道术,以惩罚其无礼不敬,就叫这宫女跪下谢罪。说也奇怪,这名宫女刚跪拜谢罪,马上又变为窈窕少女了。朝中百官无不称奇。
在闲谈中,唐宣宗说京师百花齐放,惟独未见过岭南荔枝花。轩辕集说:“陛下想赏荔枝花,这有何难!”不一会,他从宽大的衣袖中,掏出几束荔枝花,数百朵小花新鲜清香,好像刚刚从树上剪下来一样。唐宣宗大喜望外,马上命人拿出贡柑,赏赐轩辕集。轩辕集说:“山人故地也有柑子,但味道比这些柑子更好!” 唐宣宗不禁叹息道:“可惜朕无缘得尝。”轩辕集叫宫女拿出玉瓯,用自带宝盘盖住,只见他挥手一指,叫宫女打开宝盘,只见玉瓯上堆满了硕大的柑子。唐宣宗试了试,果然味极甘美。唐宣宗又问轩辕集:“朕在位能有几年?”轩辕集一言不发,只是索要纸笔,写了“四十年”三个大字,只是那“十”字竖笔有一挑。唐宣宗笑着说:“我那敢奢望四十年啊!”直到唐宣宗在位十四年驾崩,人们才醒悟:“十”字上的挑脚,原来是倒过来指十四年之意,此是后话。在宫中逗留期间,轩辕集应邀在人前表演他的道术。据说他一发气功,头上的头发一条条都笔直竖挺。宫人递给他一支桐竹,他顺手一抹,枝上的竹叶纷纷落地,变为铜钱。
轩辕集在京师住了一个多月,就决意请求返回罗浮山。唐宣宗挽留他,答应一年后让他回罗浮,并许诺在罗浮为他建道馆,但轩辕集毫无留意。唐宣宗没有办法,只好在大中十三年放行,轩辕集终于如愿返回罗浮山建庵而居,人称轩辕庵,又叫参天庵。
采集地点:罗浮山
采集时间:2001年
讲 述 人:酥醪观住持黄诚伦道长
整 理 人:邬榕添
流传地区:惠州、博罗、增城、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