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派镇沙盘岭村西北方有一座山,名为丁倒围。山脚有一口古井。关于这口古井的来历,有一段神奇的故事。
“盘中玉桂添茂盛,岭上梅花遇雪开”,沙盘岭是个好地方。围里是义结兄弟的三姓人家:殷、黄、关。殷氏太公,曾为官,公正廉明,施仁政,颇得民心。后辞官归隐,与结拜兄弟黄、关二人到此定居。
这边风景虽好,但饮水困难。因地势较高,挖井不现实。唯有寻找自然水源。找了几个地方都不理想:不是流量少,难以满足需求,就是水质差,人喝了易得病。大家很苦恼。
一日,太公到后山砍柴,偶遇一老翁,须发尽黄。太公甚异之,问从何而来,笑而不答,反问太公:“见你两眉紧锁不展开,面色不佳,所为何事?”太公俱言之。老翁说:“灰窑头,落月阜,糖盎子牛尾乌。沙盘岭的山形实为两头仙牛所化,与之交界的丁倒围山为石磨。白天为山,晚上现原形,仙牛拉石磨,夜夜不息。现在仙牛渴了,累了,拉不动石磨。你可开渠引高坑水来,让仙牛喝足喝饱,它就会有力气继续拉着石磨,使其不停地转动。仙牛屙尿的地方就会有清泉流出。”说完就不见了。太公一惊,大呼“怪事”。
太公将此种情形告诉两个兄弟,大家啧啧称奇,都说不妨试一试。
于是兄弟三人全家总动员,垦土挖石,畚箕运输,日夜苦心劳作,终于将高坑水引到月阜头。
不久,在另一头的丁倒围山脚果然发现一个泉眼,清水汩汩而出。兄弟三人在下方挖土垒石,砌成一个圆井。井水冬暖夏凉,入口甘凉,水质极佳,涝而不浊,早而不干。村里人从此到这里挑水喝,名之曰:“担水冚”。后来,黄发老翁化为一条大蟒蛇,潜入井中,是为井神。有缘的人可以看到它出来晒太阳时在井中翻滚的身影。
隔河对面有一个村子,村里住着大户人家,是地主老财。这些老爷们每天都叫下人过来挑水回去煲水冲茶喝,以此为乐,说:此处水质至靓。
古井如今还在,可惜面目全非,不再是以前那个清凉幽静的古井了。沙盘岭村也荒废了,三姓子孙都己搬离另居他处,留下的是残垣断壁,荒草比人高。
流传地区:地派镇
搜集时间:2012年
口 述:殷继良
整 理:殷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