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前后的寒食时节,大亚湾畔的大山密林里,有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常常盘旋在村庄的上空,亲切地呼着“哥好、哥好”,久久不愿离去。
“哥好鸟,爱哥哥,千百年来叫哥好。”
当地人们流传着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大亚湾畔山区的密林里住着兄妹俩,哥哥叫巧哥,妹妹叫山鸟。哥哥上山砍柴,妹妹在家织布,生活虽然过得清贫,但兄妹俩却相处得非常融洽,日子过得幸福、愉快。巧哥已有二十多岁了,他用十斗大米从山外换了一个老婆,家里从此多了个人了。可是山鸟的胖嫂嫂是个懒大虫,还时常骂山鸟争饭吃。巧哥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却又作声不得。然而十多岁的山鸟,她知道娶个嫂嫂不容易,理解哥哥的苦衷,懂事地迁就嫂嫂,白天勤快地操持家务,夜里还纺麻织布,换回银子给嫂嫂添置衣裳和镜梳银钗。而山鸟自己则穿着补了又补的烂衣裳,溪水作镜,树丫梳头,山花作钗。可是,山鸟越是迁就,她嫂子越是得寸进尺,时时摆起“父死母亡嫂为母”的架势,对山鸟又打又骂。可怜的山鸟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山鸟为了不使哥哥难过,半夜里只好跑到父母坟前哭诉,遇到哥哥就强作笑脸对哥哥恬静地笑呀笑呀,笑得一双水灵灵的眼珠含满了泪水。巧哥也知道妹妹的苦楚,但也只好忍着泪水对妹妹笑。
有一次,巧哥在集市上卖柴,顺便给妹妹带回了一个假玉镯,当山鸟高兴得流泪戴上手镯时,却被闯进屋里的恶嫂嫂一把夺过。巧哥实在忍无可忍了,气得挥手打了妻子一巴掌。山鸟的嫂嫂当即呼天抢地,要死要活地撒起野来。山鸟只好咽着酸楚的泪水,向嫂嫂赔罪,并请求嫂嫂原谅哥哥。巧哥看着年幼的妹妹被妻子欺侮,却无可奈何,想不出一点办法。他也跑到父母的坟前哭诉,请求九泉之下的父母原谅自己的过错。
有一年清明节,懒嫂嫂不让巧哥去扫墓,山鸟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去了。山鸟去时没有吃东西,到了正午,已饿得饥肠辘辘了。她看着供奉的果子和饭团,多想吃呀!可一想嫂嫂的脸孔,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于是,她只好忍着饥饿回家了。路上,山鸟遇见巧哥在砍柴。巧哥知道妹妹饿了,就吩咐说:“山鸟,到家不见你嫂子做饭,你就自己做吧。水桶里的大鲤鱼拿去蒸,米桶里有新磨的大米拿去煮,你饿了就先吃吧,然后再用篮子装饭送来。”
山鸟听完哥哥的吩咐就回家了。巧哥呆呆的望着妹妹那日益消瘦的背影,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日快落西山了,巧哥不见山鸟送饭来,心里已经不安了。当巧哥捆好柴要回家时,看见山鸟拖着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双腿,提着饭篮吃力地爬上山来。巧哥连忙上前扶起妹妹,心里一酸,流下眼泪,问道:“嫂子又打你了?”
山鸟伤心地流着眼泪,对巧哥说:“哥啊,哥不在家嫂不亲啊!鲤鱼早已蒸成鲫鱼身,哥不在家时妹受苦啊!白米头早也煮成米碎粥,嫂骂妹妹吃祭果,只给鱼头和粥皮,百日大病有药治呀,一朝霜打嫩花残。在生不得嫂嫂爱,不如长去伴爹娘。今日有缘见哥哥,留言嘱咐哥珍重,但愿今后阿哥夫妻百年长相好,妹吞毒药心也甜哪!他日哥哥头上叫哥好,哥啊哥,哥爱晓得是山鸟在呼叫!”说完便毒发断气了。
巧哥拖着妹妹的尸体,泪如雨下,嚎声大哭起来:“妹啊!妹妹,是哥哥害了你啊!妹——妹——”
后来,山鸟变成美丽的哥好鸟,天天都在村庄里呼叫着“哥好、哥好”,声音凄切。
讲述者:邱荣帝,高潭中洞村人。
采录者:钟觉梅。
采录时间:1987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