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艺博谈花灯
作者:张燕华(惠州民协会员)    来源:    日期:2017-08-04 22:54:01    浏览:2434

 

惠州这座老城,自古民间以来就有传统的制灯、挂灯及赏灯习俗,人们根据花灯的外形不同,赋予这些灯不同的名称:如虎头灯、宫灯、走马灯、姓氏灯、龙虎灯等;按使用习惯不同,又分为公灯、私灯、庙堂灯、子孙灯、伯公灯、游神灯……在举办元宵、村庆、醮会等民俗活动时,往往能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这些五颜六色的花灯饱含寓意,代表吉祥,在810日的第五届民间艺术博览会中,有300盏较有代表性的古今花灯将隆重登场。

来自龙门永汉镇的传统灯彩虎头花灯,是惠州花灯类唯一获得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殊荣的灯。这种灯与其他地区的花灯在造型上大相径庭:一般花灯要么圆形或圆柱形,要么多边形或方形,而虎头花灯则由三只从大到小的圆球串成,寓意子孙代代薪火相承、昌世无穷。虎头花灯高达4.6米,全灯以竹蔑为架、彩纸糊面,三个圆球的直径分别为1米、0.8米、0.6米,而且灯架所有镂空部分都编成五角星形,匠心独运的编织工艺非常精巧。这种巨灯看起来非常圆满气派,它是当地人新添男丁后,用于悬挂在祠堂的添丁礼仪灯。

来自博罗柏塘茜塘围的佑八门灯也称为宫灯,一般高1.5米,直径1.1米,这种以白芒杆为主材、细竹签为纽带的花灯有牌楼、上盆、中盆、下盆、灯裙五部分,外观呈八角形。中间三层的底部设有格子,花灯上部有横额、匾额、对里、彩门;镶满了金、红、黄、蓝、紫色的彩牌并挂着红、或红白相嵌的彩带,漂亮得很。制灯师朱仕林说,上中下盆代表祖孙三代;灯花上的红花象征红花女,白花象征旺财男;花灯上雕刻的心形图案寓意着心想事成;造形则寓意丁财两旺。这种构思精巧、意义丰富的灯还可制成六门、十门、十二门;其他还有大花灯、走马灯、伯公灯等,其中以宫灯的制作过程最为繁琐,但也最豪华精美,甚至有几分皇宫的缩影;它既是观赏灯,也是上灯用的礼仪灯。

龙虎灯,是惠东平山人用于庙宇祈福的花灯,这种灯直径约七、八十厘米,须成双成对地使用,一只灯上画龙、一只灯上画虎。祈福灯上的龙腾虎跃,是人们期待在神兽的庇佑下能更加平安地出行、风调雨顺地劳作;子孙灯与伯公灯,在当地习俗中一是用于添丁礼仪、另一种是挂在伯公庙或村头榕树下,为全家人佑福之用。

源远流长的传统花灯在古时方兴未艾,它们用于照明,也作用于民俗;它的出现总是带着一种热闹气氛,也代表祖先至高无上的祝福。与花灯相映成趣的,是馆中145幅摄影作品,它记录了花灯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凡上年添丁的村民,在次年元宵前后都要为新生儿举行从 “请灯”“挂灯”“落灯”“灯酒”等仪式。上灯是新生儿加入族谱的象征,随着时代的更迭,现在花灯的照明功能已式微,但作为一种习俗,花灯添丁的意义在人们薪火相承的观念中根深蒂固,成了村民人生的寄托。

作为当代一种新的流行艺术,农民画花灯的出现成为惠州花灯馆一道新风景。惠州农民画始于龙门,这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艺术新品种,它们以乡间节庆、民俗、田间劳动等为题材,富有乡土气息,它们与传统灯笼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手工与绘画艺术创新发展的新形式。与此类似的是,民协画家也与惠东灯艺师共同制作了一批灯画,丹青溢彩,灯笼添光。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人们可以现场观摩传统手工与现代绘画艺术融为一体的效果。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新生活,从花灯馆内悄然出现的新时代花灯中可以得到印证。它们有台式灯、壁灯、悬挂灯及落地灯等诸多外型。现代花灯以其多变的材质与不拘一格的新颖造型,完全巅覆了传统花灯的做法:古人用于制作灯笼的材料,大多以轻薄、透光为首选,传统花灯多以竹、木、纸、布为主材,但艺博会上新型花灯所用的材质,不消说是令人耳目一新,甚至能超出你的想象。

用粗重的陶瓷制灯,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展会上那拙朴的南瓜灯、釉面晶亮的陶瓷灯竟以泥胚为主材,当灯光从瓷瓶上方或从镶嵌的外壁中闪出光芒,表现出特别的创意;还有用琉晶、玉石、沉香木、绢丝、蕾丝、铁丝、布料、石膏、蜡、绳结为主材的花灯等等,种种透光或不透光的材质,都一无例外地成了花灯载体,这是不是很别致呢?出乎意料的是,连一张剪纸、一只利是袋也能拼成漂亮的花灯。

现代花灯不仅是材质上的革命,造型上更是新奇,有动物、植物、人物;巨大的鲤鱼灯、小巧的仙女灯、脸谱灯、鲜花灯、创意几何纸皮纸、自行车灯等等数不胜数,又潮又酷的外观令人拍手称绝。它们不仅可作照明,还是一种精妙的工艺精品,这些讨巧可爱的花灯完全能够掳获人心,让人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灯谜与花灯,自古以来就是一道琴瑟和鸣的景观。为再现花灯历史文化热闹隆重的氛围,艺博会上的500条灯谜承前启后,把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它们涵盖了人物、科学、自然常识、地理、文学等丰富的内容。艺博会上,传统文化以其永恒的魅力,在现代艺术大潮中领衔于潮流,在“灯”与“谜”的盛况中,交织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欣欣向荣画面。

 

附谜面二条:1.“何处闻灯不看来”(猜四字礼貌用语);2.“谜中第一谜”(猜上文中一花灯名称)。

 

(解谜者请于“惠州民间文化”微信公众平台中留言,猜中者可于810日至13日到惠州会展中心二号馆“惠州市第五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领取奖品。)

 

(花灯)国粹   作者:伍翠婷.jpg

(花灯)国粹  作者:伍翠婷

 

福田花灯   作者:朱仕林.jpg

福田花灯  作者:朱仕林

 

DSC00054.jpg

 

IMG_0037.jpg

 

 

 

分享到:

版权所有: 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邮箱:hzmx2021@163.com
电话:李老师:13692898458 庄老师:13802872242  地址:惠州市下埔大道20号808室
TCP/IP备案号:粤ICP备2024213192号 |  工商备案号:粤网商备24543532号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https://gdca.miit.gov.cn/